乘“风”破浪,向“智”而行!
2025-10-24在刚刚闭幕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上,北京建工新材公司作为风电塔筒解决方案综合服务领域的引领者,携核心技术成果与风电混塔全流程产业服务方案精彩亮相,吸引了国内外大量专业参观者,成为展会焦点之一。
✦
全国首个批量使用
✦
“这是应用于吉林白城通榆二期风电项目的160米高CF110钢纤维混凝土塔筒技术,是目前全国首个批量使用如此高强度的风力发电设施的项目。”新材公司副总经理张程浩介绍,CF110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要在高强、高工作性、低收缩三者间取得精准平衡。新材公司采用“三优化”方法开展技术攻关,即优选原材料、优化配合比、优化工艺,有效保障混凝土强度发展与体积稳定性。该项目的建设标志着中国风电混塔行业的一次飞跃,让未来开发200-500米空间风资源成为可能。预计项目42套风电塔筒全部投用后,每年可发电约15亿度清洁电。
✦
布局全国融入风电
✦
自2018年以来,新材公司开启风电塔筒产业征程,目前,已在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区域完成布局,建成20余个生产加工基地,累计交付混塔数量超1000套,塔筒混凝土强度覆盖C70-C110,高度覆盖90-180米,主要适配5-10兆瓦主流机型,总装机量480万千瓦,成为国内从事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风电钢筋绑扎专利,创造40米混塔模板周转率21.3套/月的生产记录;创造月产15台、153米混塔的行业生产记录。超百米的高强混塔已经成为公司的优质产品,得到了市场和业主的高度认可。
✦
技术创新领跑更高更强
✦
在展会现场,新材公司集中展示了混塔生产高精度钢模、运输瓶颈破解等四大核心技术,以及主编的行业标准等四大行业领先优势。公司主编的《风电塔筒用预制高强度混凝土塔片生产技术规程》,于今年4月13日正式实施,规范了风电塔筒用预制高强混凝土塔片生产工艺流程,完善了塔片质量检验方法与指标体系,为提高预制高强混凝土塔筒生产技术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数字化赋能全生命周期
✦
混塔制造不是简单的“浇筑混凝土”,而是标准化、高质量的系统性工程。新材公司以数字化赋能混塔全生命周期管理。展会现场的沙盘模型展示了以新材新科公司玉田、文安国家装配式制造基地为原型的数智建造工厂。此外,入选工信部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自主研发的“新材智猛-智旭”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生产线、管片智能生产线和AMR产业机器人,可实现“全程可视、标准化生产、全过程可追溯”,降本增效,为生产高质量混塔打造了强大的云上平台。目前,公司拥有与混凝土相关的各类专利超200项,高标号混凝土的技术储备已不仅仅满足于应用,多项技术成果的储备直指未来市场。
新材公司还在展会中分享了行业前沿思考,面对风电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可靠性”的核心诉求,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推进商业模式升级,一方面加大对低碳环保型混塔材料的研发投入,助力风电产业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补齐上下游合作短板,推动风电混塔产品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中国风电产业实现50亿千瓦装机目标提供坚实的塔筒解决方案。
媒体聚焦
↓↓↓
经济日报
工人日报
首都建设报
劳动午报
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北京建工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策划:北京建工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