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案例之巅!首届赛事圆满收官
2025-09-25一场知识与实践的碰撞,一次经验与创新的交融,185份案例凝聚着北京建工人攻坚克难的智慧结晶。日前,北京建工首届案例大赛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比拼,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3名及优秀组织奖。集团副总经理李建军出席并讲话,相关部室负责人、各单位参赛选手及代表共聚一堂,见证这场知识盛宴的精彩收官。
作为继公开课大赛后,北京建工在知识管理、经验传承与能力建设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本届案例大赛以“聚焦实战凝智慧 赋能发展创未来”为主题,紧密围绕集团“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勇当冠军”工作总要求,深耕核心主业与关键业务领域,通过深度剖析真实典型案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方法、技术诀窍、解决方案及最佳实践,系统呈现价值创造全过程,沉淀组织知识资产,以案例驱动业务升级,为企业价值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大赛得到了集团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报名,共有来自33家二级单位的185份案例作品参与角逐。历经专家初评与相关业务系统复评的严格筛选,31份优秀案例突出重围、晋级决赛。这些案例内容覆盖科技质量、商务管理、生产安全、综合管理四大序列,涉及11个业务系统,落脚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风险防控、项目管理等核心领域,全方位展现集团的综合业务实力。
决赛现场,集团相关部室负责人组成专业评委团,从案例价值、创新性、实用性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审。参赛选手围绕案例主题,结合智能建造、绿色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等行业前沿话题,以详实的数据支撑、生动的案例展示与富有感染力的现场演讲,充分展现北京建工扎实的创效能力与高水平管理实力。
专业案例一等奖
专业案例二等奖
专业案例三等奖
优秀案例奖
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唯有让隐性经验显性化,才能成为组织的共同资产。本次案例大赛呈现出三大鲜明亮点:
案例根植实践,价值显著
所有参赛案例均源自一线,是破解实际难题、提升管理效能的真实总结,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智慧交融碰撞,激发创新
大赛搭建起跨业务、跨单位的交流平台,选手在分享中相互启发、在交流中凝聚共识,为后续思路创新与管理突破奠定基础。
优秀人才涌现,未来可期
大赛不仅产出一批高质量案例,更发掘出一批在集团改革发展中善于思考、精于总结、乐于分享的业务骨干,为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左右滑动查看所有)
集团领导在讲话中对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强调,集团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将教育培训视作人才开发的重要途径与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此次案例大赛不仅是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更是促进经验智慧交流共享、完善知识管理体系的关键抓手。针对后续工作,集团领导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推动案例成果转化,让成果“用到位”。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优秀案例的精细化梳理、系统化入库与多元化推广,推动“智慧成果”进课堂、进项目、进流程,融入日常管理与员工培训,真正实现从“写在纸上”到“用在实处”的转变,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竞争力。二是完善知识管理机制,让经验“传得开”。要以本届大赛为起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和案例开发长效机制,推动案例总结常态化、制度化,持续丰富“实践教学案例库”,打造集团知识资产核心支撑,为组织学习与发展提供不竭养分。三是弘扬知行合一文化,让学习“热上去”。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管理者和业务骨干,要进一步提升凝练总结与转化分享能力,将务实作风、钻研精神和分享热情融入日常工作,营造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学习型组织。四是充分发动年轻人才,让队伍“活起来”。集团上下要依托大赛等平台,做好人才的“选用育留”工作,尤其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年轻人才。五是紧跟数字时代浪潮,让创新“成体系”。各系统要充分学习了解人工智能等新知识,用智能时代标准化、体系化的智慧手段与工具,解决现有传统问题。
本次大赛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办、建工党校承办,不仅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活力与协作精神,更有力推动了集团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个人经验组织化、优秀实践标准化的转化。当前,集团正稳步推进《第一届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编制工作,同步开展优秀案例作者认证及入选“培训名师库”工作,并积极推动大赛成果转化落地,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注入智力动能。
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北京建工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策划:北京建工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