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提前“受阅”!
2025-09-109月3日
盛大的阅兵式举世瞩目
各方阵整齐划一地走过焕然一新的长安街
人、车、路共同构成美丽的画卷
“神州第一街”容光焕发
得益于大阅兵前完成的一次“手术”
在北京交通部门的统一调度下
北京建工养护铁军坚持首善标准
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
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7个凌晨、35小时完成
4.47公里、21.8万平方米
核心路段焕新施工
充分展现出“中国速度”
提前在长安街接受“检阅”
夜幕降临,华灯璀璨,夜晚的天安门更显庄严肃穆。对于北京建工养护人而言,一场比拼速度、精度的“极限操作”即将拉开帷幕。
“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段,上次大修还是2009年,近七成路面已运行16年,属于超期‘服役’。”北京市交通委城管处处长孙宁宁介绍,从此前诊断结果看,该路段沥青材质老化,局部维修接缝平整度不足,因日常零星修补造成路面“补丁”75处,未来几年路面病害也将高发。
为了全面提升道路品质,展现“神州第一街”的壮美形象,交通部门启动了长安街路面维修养护工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养护集团打破传统施工模式,采用分区分段跳仓法施工,所负责的4.47公里的长安街核心路段,被精细“切割”成26个独立施工区。据养护集团市政一处经理张立梁介绍,各工区采取“多段并行”策略,每天夜里最多开启6个施工区同步作业,通过“分区划分、分段推进、跳仓作业”的模式,在保障连续施工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实现“施工不停、交通不断、民生不扰”的目标,为整体施工按下“加速键”。
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施工时间被精确锁定在每日23时至次日4时。施工中,全体建设者充分利用好这宝贵5小时的每一分每一秒,每天23时一到,100余台装备车辆马上从场外候车区精准有序集结,大型铣刨机、渣土车、摊铺机、装载机沿着指定路线首尾相接,如同一条“钢铁长龙”,瞬间激活长安街“夜间变装模式”。机械轰鸣声中,铣刨机高速转动的刀盘精准将老化的道路面层“铲”掉,8台摊铺机随后接力,并肩作业,均匀铺设沥青料,10余台压路机紧随其后,递进式对沥青路面进行压实。北京建工养护集团翟佳介绍,此次长安街道路维修养护,使用了目前等级最高的SMA沥青混合料,不仅抗车辙能力显著提升,使用寿命比传统材料延长20%以上,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滑与防水性能,使路面更加坚固、密实、耐久。
据统计,养护集团每晚总计摊铺近4000吨沥青,“织就”崭新路面超万平方米。令人惊叹的是,新铺设的路面完全看不到接缝,因为路面竖接缝都隐藏在中间隔离带下,而横接缝全都藏在路口的交通停止线下。
夜色下,工程师在施工现场推着激光平整度检测仪来回穿梭,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始终控制在1.2毫米以内,这样平整的路面,将给车主带来全新的驾车体验。
凌晨4时,当天边泛起微光,施工作业准时收工。在阳光唤醒城市之前,长安街又恢复如前,迎来新一天的车水马龙。一位家住西单、每天走长安街通勤的居民惊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路面就已焕然一新!”
北京发布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官方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策划:北京建工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