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河通航!北京建工“技能包”升级上新~
2025-11-12坝河,承载千年漕运史的京城古河,正焕新蝶变,惊艳亮相。日前,朝阳坝河至通州大运河28公里航线正式通航,这条“北京城区最长水上航线”成为了北京首条贯通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旅游航线,游客由此可乘船从坝河经温榆河直抵通州大运河三大文化建筑,一条生态+文旅+经济三重廊道铺展开来,一水相连,京华美景风物尽收眼底,彰显着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新成果。
这里“四季有景”,这里“水城共融”,这里更藏着北京建工“两栖工匠”的巧思,快抓紧时间去坝河玩耍吧,享受这处新滨水空间带来的新奇体验!
坝河颐堤港湾至温榆河段的15公里是整个航线的“试航先锋”,穿越将台、东坝、金盏等核心区域,北京建工城乡集团金河水务项目团队在这里承担了船闸等一系列配套建筑物的施工任务,为美丽的坝河航线保驾护航。
船闸是平衡河道高差,保障船只通航的重要基础设施,北京建工项目团队在坝河承担了船闸、节制闸、分洪闸、分退洪闸及老河湾闸等施工任务。其中船闸采用长廊道分散式输水系统,上闸首长为23米,闸室段长为25米,下闸首长为18米,两联总宽度22米;位于终点处的沙窝橡胶坝被改建为节制闸,采用泄洪与船闸相结合的设计,设计过流能力为558立方米/每秒,通过采用最大挡水高度8.6米的双向挡水钢闸门,有效防止温榆河水倒灌。此外,在坝河口(金盏淀)及老河湾两处蓄滞洪区,项目团队打造了三座分退洪闸,确保“平急两用”,在增添景致的同时有力保障城市平安度汛。
该工程于2024年10月正式开工,项目团队跨越“两节”和冬季施工,以工匠精神高效完成建设任务。船闸并非实心混凝土构筑物,而是功能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内部布满了输水廊道、阀门井、泄水孔、门槽及门槛等空腔,到处都是不规则的转角孔洞,节点极为复杂。而管理用房“琴韵阁”采用的模拟琴弦曲线大跨度空间异形组合钢结构,极具艺术美感,同时给项目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
基于此,项目团队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全过程,通过BIM技术要素研究,实现模型轻量化、三维交底、模型算量、水位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劳务管理平台、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安全定点巡视等所有生产要素的高效集成,如“庖丁解牛”一般拆解错综复杂的船闸施工专业交叉,让施工方案清晰明了。
面对高难度的曲线大跨度结构施工,项目团队制定了“临时定位支撑,高空散拼”的施工方案,从BIM深化设计到全程三维激光扫描与全站仪精密测量,将数智建造应用于施工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其加工精度,并在高空散拼过程中进行实时跟踪测量与校正,完美兑现了“琴弦”般柔美曲线的设计理念。
除了水务配套工程外,坝河岸线的美景,也蕴藏着北京建工项目团队的“绿色”匠心。从坝河北街、坝河滨水空间,到蓄滞洪区市政景观园林,岸线步道的基层铺装均采用了北京建工资源公司落地东坝地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生产的再生骨料和再生道路材料,总用量达1.8万吨,良好的透水功能和坚实的基底,是北京建工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本文文字版权归北京建工所有,部分图片来源于文明北京,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策划:北京建工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