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边形战士”单玉强——从精打细算到创优创效
2025-08-18为鲜明树立“盈利光荣,亏损可耻”的企业荣辱观,激励项目经理开拓创新、建功立业,进一步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北京建工组织开展了第四届“杰出项目经理”评选表彰活动,12名同志获评第四届“北京建工集团杰出项目经理”荣誉称号,2名同志被特别授予“北京建工集团资深杰出项目经理”荣誉称号。自本期起,集团公众号开设《争先有我·杰出项目经理》栏目,讲述他们奋勇前行、争创佳绩的拼搏故事,希望集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向榜样学习,在各自岗位上争创一流、勇当冠军,为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第四届“北京建工集团资深杰出项目经理”
精益求精 严把工程质量关
“将工程质量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这是单玉强始终坚持的理念。在每个项目的筹备阶段,他都会带领团队制定质量目标,健全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将质量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的质量管理格局。同时,他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着力提升工程科技含量,打造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项目建设中,装配式建筑的特性给施工带来了全新挑战。面对转换层钢筋定位偏差可能导致的结构隐患,单玉强带领团队围绕转换层钢筋定位控制、群塔构件吊装作业、瓷板反打外檐盘扣式脚手架方案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集中攻关,最终顺利解决多项难题。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配套综合楼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优先布局的大科学装置之一,其圆弧形结构和独特的建筑外立面,对施工精度要求近乎严苛。单玉强带领项目团队采取布设高精度测量基准控制网的措施,使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墙统一在同一控制网内,确保了控制网的整体性。同时,团队选择高精度测量仪器,采用合理的测量工艺和手段,不放过任何一个数值传递的细节,力求将误差降到最低,在构件测点布置上,更是精益求精,合理规划并提升测点设置精度。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建筑整体造型得以完美呈现,为大国重器建设贡献了北京建工力量。
精打细算 降本增效双驱动
单玉强认为做好项目的成本把控就像居家过日子一般,一定要学会精打细算,提前做好成本分析和规划,及时预测成本发展趋势,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每项成本都在可控范围内。在西安绿色家园三期工程施工中,他对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提前分析和预判,采买好施工所需要的钢筋,成功避开了春节之后钢筋价格的上涨期,为项目节约了施工成本。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配套综合楼工程
该工程在前期施工阶段进度滞后,单玉强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进驻后,先给项目“把脉问诊”。面对护坡桩施工延误,导致后续工序卡壳,管理费持续增加的问题,他当即调整策略,将土方施工与桩基养护并行,每天投入三班人马轮班作业,同时协调搅拌站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了7天完成1万余立方米基础底板浇筑的施工速度,不仅追回了工期,还在甲方要求的施工节点前超前完成了施工目标。
传承匠心 用心雕琢高品质
单玉强的匠心不仅是在对待建筑施工的每一道工序上,更深植于他对技艺的钻研、对方法的优化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之中。某重点工程施工中,设计对建筑外檐黄色系花岗岩石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找到符合要求的石材,他带领团队辗转于山东莱州、福建泉州等多地的石材市场,一块块比对样品,在自然光下反复审视色泽的纯正度与纹理的均匀性,考量每一块候选石材的物理性能和价格成本。最终,经过多次考察和比对,在湖北随州石材市场找到了色差均匀、色泽靓丽、价格适中的黄色系花岗岩。该工程外檐亮相时,业主和设计方纷纷表示满意,并由衷赞叹:“效果远超图纸预期,这才是真正体现品质的精品工程!”
▲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北区三标段工程
扎根于一线,眼观细微之处,脚踏实地之路,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如今,单玉强依然带领团队奔波在施工一线,用匠心浇筑精品工程,用品质讲述北京建工故事。
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北京建工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策划:北京建工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