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工程建设创新与发展论坛召开!
2025-10-1710月16日,第二届工程建设创新与发展论坛在雄安国际酒店会议中心召开。论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总工委”)、美国项目管理学会(AAPM)联合主办,北京建工、河北建工等单位承办。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马泽平,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丰东,总工委理事长毛志兵,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副总经理、中矿金石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智,河北省建筑业协会会长梁军,雄安新区建设交通管理局副局长、雄安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中心主任杨申武,美国项目管理学会(AAPM)中国区总裁李烨,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茅为中,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米曦亮,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平,总工委高级顾问冯跃及副理事长、专家等领导,来自全国各地总工委委员、建筑施工企业总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马泽平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工程建设行业肩负为城市“塑形”和“铸魂”使命,科技创新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坚持需求导向,让创新“接地气”,紧密围绕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实际痛点、难点,通过科技创新突破瓶颈、解决问题;要深化产学研融合,让创新“聚合力”,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打破壁垒、攻克“卡脖子”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要拥抱数字变革,让创新“提速度”,主动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全方位提升工程建设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未来城市的数字底座;要加强人才培养,让创新“有后劲”,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一线工程师队伍,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动能。
毛志兵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现代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临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既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实践领域。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精准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将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的全过程,是我们必须共同破解的时代课题。一是要锚定创新核心地位,筑牢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二是要深化“三造”融合协同,构建现代化建筑产业生态体系;三是要推动“四化”协同发展,加速建筑业生产方式系统性变革;四是要激活行业智慧,推动行业创新实践落地见效,总工委将持续搭建平台,携手各方推动行业发展;五是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共促全球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杨申武
雄安新区自规划建设以来,严格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紧扣城市现代化发展要求,在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中推进创新实践,全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创造雄安质量。一是要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二是要促进跨界融合创新;三是要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四是要加强建筑领域科技赋能;五是要注重人才培养储备。雄安新区作为国家战略平台,将以开放、创新、务实的姿态,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真诚欢迎优秀企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入驻雄安,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建功立业,共筑未来之城新图景。
李烨
从去年“新应用、新场景、新产业”的绿色创新强音,到如今的“科技创新助力城市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打造行业的底层逻辑与发展路径。面对人口集聚、资源约束、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传统的建设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工程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行业发展正在不断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AAPM期待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同构建开放、协作、共赢的创新生态。
米曦亮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科技创新是工程建设的“技术引擎”与城市升级的“关键密钥”。深耕行业七十余年的北京建工,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紧扣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需求。未来,北京建工将从深化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加速成果转化推广三方面发力,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建工方案”。
张天平
建筑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建造”迈向“中国智造”的核心。扎根河北、服务全国的河北建工,七十余年来紧跟行业步伐,在工业化、数字化等四大方向深耕科技创新。河北建工将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聚焦质量、安全、效益核心,以数智化、绿色化赋能发展,加强行业合作,共探科技创新助力城市现代化的新路径。
白光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作题为《大跨空间结构技术创新助力海外体育场设计咨询》的报告,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2027年沙特亚洲杯和2034年沙特世界杯等多个重大赛事的标志性场馆设计为例,重点分享在体育场馆空间结构体系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方面的经验,为国内同行开拓海外高端市场提供实践经验。
Anel Idriz
AAPM香港专家委员会委员
以《城市项目智能解决方案:规划、延误与FIDIC合同》为题,探讨城市化提速与工期趋严而产生的问题。报告聚焦城市项目规划与延误的实操方案,同时解读FIDIC合同在风险、纠纷及权责管理中的作用,助力项目在管理过程中识别风险、强化协同,并保障合规。
陈晓虎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总工程师
以《城市桥梁设计创新方向及AI赋能初探》为题的报告,从结构体系、高性能材料、数智化设计与运维三个维度描绘了桥梁工程创新发展的未来图景,尤其是AI赋能设计的探索,为传统工程领域与新兴技术融合提供了清晰思路。
徐慧明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雄安公司资深专家
聚焦《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智慧零碳园区探索与实践》主题,分享了打造成熟落地的智慧零碳园区成套解决方案的经验,系统阐述了以项目为基点孵化“标准化、模块化、定制化”智慧零碳园区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体系,支撑“双碳”目标落地的优秀案例。
冯俊国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产品线中心市场部总经理
以《行业AI赋能工程建设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分享了行业AI认知、国际经验借鉴、具体应用方案及实施建议,重点展示了AI在施工管理、安全隐患识别、合同风险分析、智能决策、智能建造等多个场景的实际应用,为企业推进智能建造提供了技术路径和实践参考。
沈旭涛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以《创新国产BIM软件 驱动未来城市智能建造》为题,分享了中建西南院在数字化上的探索,其团队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国产二三维一体化智能设计软件EasyBIM填补了国内领域空白,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建造,助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欧阳明勇
中建三局智能建造研究院总承包公司分院院长
在《好房子建设背景下装饰工程数字化解决方案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中,围绕装饰工程设计效率低下、数据传递断层、材料管控困难等痛点问题,介绍了基于BIM的装饰云廷设计平台和云廷管理系统,以及装饰工程“设计-生产-施工”全链条数据驱动建造路径的实践经验,为支撑“好房子”建设提供了系统的装饰工程数字化解决方案。
朱晓伟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围绕《“一带一路”境外工程绿色智慧建造创新实践及管理探索》,通过援外工程案例,介绍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在“走出去”时,应对境外风土人情及制度差异等挑战进行属地化调整落地的实践案例,为更多企业参与国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陈硕晖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在《科技助力打造超高层改造更新典范》的分享中,聚焦北京建工在城市核心区超高层建筑改造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成果,围绕“拆、围、改、建”全流程,通过施工部署优化、结构模拟验算、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及全周期工程检测监测等技术手段,系统攻克运营中高层改造工程技术瓶颈,推动城市更新从“大拆大建”向“精细再生”转型。
在AAPM绿色项目管理评选颁奖典礼环节,李烨指出,在全球加速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进程中,绿色项目管理已成为核心实践路径,其打破了单一效益导向,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资源集约、社会福祉深度融合,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践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共生理念。
薛刚
总工委秘书长薛刚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工程建设行业正处在一个由科技革命驱动产业深刻变革的时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希望大家携手同行,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与科技创新的征程上,继续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加坚实的工程科技支撑,共同推动中国工程建设事业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可持续的方向阔步前行。
本文内容来源于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策划:北京建工党委宣传部